在谈到骑兵时,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,往往是电视剧《亮剑》中那些勇猛无畏、冲锋陷阵的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。即使到了最后,只有连长孙德胜一人一马,他依然坚持与日军决一死战。这种坚定的勇气与决心,甚至连日本的骑兵中队长也为之深感钦佩。
然而,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骑兵故事,与《亮剑》中的骑兵完全不同。这一次的骑兵并非八路军,而是日本的骑兵。这支骑兵队伍,甚至被日军士兵视为神一般的存在。那么,当这样一支精锐部队遭遇八路军后,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故呢?
1940年,冀东军区副司令包森接到上级的命令,要求他带领部队前往盘山的根据地,在蓟县与密云一带与日军展开游击战。包司令带领着部队与敌军进行游击战已数月有余。某次,他派出两名侦察员前往蓟县县城,侦察日军的动向,以便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。
展开剩余85%两名侦察员乔装打扮后,潜入县城打探敌情。任务完成后,他们急匆匆地准备返回驻地,向包司令汇报。途中,他们竟然遇到了一支鬼子的骑兵部队。两人迅速隐蔽,仔细观察敌人。很快,他们发现这支骑兵装备精良,士兵个个神情严肃,显然他们正准备对根据地展开大规模扫荡。
侦察员们立刻意识到情况紧急,打算通过小路赶回根据地报告包司令,但他们心里清楚,凭他们的步伐是赶不上骑兵的。于是,他们不敢有丝毫停顿,加快步伐,迅速返回。途中,他们惊讶地发现,这支骑兵竟然突然消失了。经过一番寻找后,他们终于发现这些骑兵停下来喝水,原来是马匹渴了。趁着敌人停下休整的机会,侦察员们加快步伐,最终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了根据地。
包司令得知敌人的骑兵大约有七十多人后,决定立即集结部队,准备歼灭这支小鬼子骑兵。而且,他特别下令,尽量不伤敌马,因为这些马匹中不乏千里马,若能俘获,必定是丰厚的战利品。包司令相信,凭借自己的主力部队,击败这支小鬼子骑兵不在话下。再加上盘山地区地势险要,骑兵并不适合在此作战,包司令有信心一举歼灭敌人。
计划定好后,包司令将部队埋伏在白草洼。这里的地形崎岖不平,非常适合伏击,骑兵无法展开快速冲锋。因此,包司令决定在这里设下埋伏。然而,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竟然低估了敌人的实力,误以为这支骑兵只是驻扎在蓟县的杂牌部队——其中不少是伪军,战斗力较弱。然而,事实却远非如此。
刚开始交手,包司令便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:这支骑兵并非杂牌部队,而是实力强大的关东军骑兵中队。这支骑兵的中队长武岛须田,来自日本的武士世家,是一个军衔显赫、身经百战的将领。武岛带领的这支部队,素有“打遍中国无敌手”的称号,是日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。
这支骑兵队伍的士兵,全都是日本贵族家庭的子弟,训练严格且经验丰富。自从东北战场以来,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无数罪行,包括参与南京大屠杀等战争暴行,凭借着这一路的战功,他们早已是日本军中赫赫有名的部队,备受高层青睐。
面对这支强悍的敌人,包司令意识到,要想歼灭这支精锐部队,无疑是一次艰难的挑战。而且,武岛须田这个狡猾的敌人绝非易与之敌。包司令决定按计划在白草洼伏击,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武岛须田已经警觉到敌人的动向。
果然,武岛须田派出了两名侦察兵去探路,这两人很快就发现了我方的埋伏。武岛须田果断判断出,前方确有埋伏,但他并未选择撤退,而是依然带领骑兵继续前进。很快,敌人进入了伏击圈,包司令的部队立即展开猛烈的攻击。
武岛须田的骑兵冲在最前面,手持冲锋枪,精准地射击我方战士。刚一接触,包司令的战士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。敌人的骑兵马术高超,射击也极为精准,几乎没有失误。我方许多战士还未反应过来,便已经倒下。
包司令迅速调整战术,命令部队使用手榴弹来拦截敌人。随着手榴弹的爆炸,敌骑兵的攻击被暂时遏制,包司令终于赢得了喘息的机会。然而,伏击战并未能完全奏效,包司令指挥战士们重新组织战斗,集中火力击杀敌方机枪手,以此削弱敌人火力。
战斗愈加激烈,武岛须田不甘示弱,继续指挥部队冲击。然而,我方战士们凭借精准的射击,不断打击敌骑兵。看到局势不妙,武岛须田决定带领骑兵撤退。然而,包司令早已做好了后路封锁的准备,敌人的退路被彻底切断。
最终,武岛须田做出了致命的决定,他带领骑兵准备强行冲出伏击圈,但却遭遇了我军猛烈的反击。在这场拼死搏杀中,武岛须田被我军战士击毙,整个骑兵中队几乎全军覆没。
经过一番艰苦战斗,我方成功歼灭了这支日本精锐部队。然而,这场胜利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包司令的部队损失惨重,最后仅剩下不到两个连的兵力。尽管如此,这一战却让包司令声名大噪,成为日军心头的“噩梦”。
日军的官员们对包司令的作战才能极为尊敬,甚至在得知他牺牲的消息时,日本的媒体对他表达了深切的惋惜。包司令凭借着这场战斗,赢得了全军的敬仰与敬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